我们都知道,大熊猫温顺乖巧,憨态可掬。而”兽中之王”的老虎,还有那些狮和豹,却个个都是一副凶相、凶猛异常,即使是身在“牢笼”,仍不免张牙舞爪。
在地质历史上,虎豹等食肉类动物曾经有过一群叫做“剑齿虎”的姐妹。它们的体型比虎和豹都大,口中两个上犬齿如同两把宝剑,又长、又锐利,刃缘还有许多小锯齿。剑齿虎敢袭击比它们自身还大的动物,连犀牛和象这样的庞然大物见之也望而生畏。如果说虎是“兽中之王”的话,称剑齿虎为“王中之王”一点也不过分。
食肉动物是个庞大的家族,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,从距今大约6 000多万年的古新世一直到现在都有它们的代表。这类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,也有少量(如海豹、海狮等鳍脚类食肉动物)生活在水中。陆生的食肉动物基本上可分为犬形(包括犬类、熊类、鼬类、熊猫类和浣熊类)和猫形(包括灵猫类、鬣狗类和猫类)两大支系。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它们的演化速率、演化方向,以及最终形成的所依赖的生态条件及生活习性,都不尽相同,因此在体型大小、身体结构以及牙齿的形态和数目方面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。
单就食性而言,它们并非“铁板一块”、全都“非肉不食”,相反在此方面的适应辐射表现得异彩纷呈,甚至走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端。譬如鬣狗,专以腐肉和尸骨为食;部分灵猫则喜食水果、蚂蚁和昆虫;鼬类中的水獭,竟能在河中捕鱼、以贝类为食;而大部分犬类、熊类和浣熊类都成了“荤”、 “素”可以搭配的杂食者;猫类是在“肉食”方向上最特化的一支,而大熊猫则似乎很早就“皈依佛门”,成了终日“食竹不止”的素食者。
与食性有关的一个有趣现象是,由于鬣狗类和猫类动物既吃肉又啃骨头,在它们的粪便中免不了残存有骨渣,因此它们除了身体的骨骼能形成化石外,粪便也能形成化石。
在所有陆生的食肉类中,猫类动物在捕杀和肉食生活上是特化得最完全的一类。它们强壮、灵敏,完善的身体结构使它们能长距离跳跃和高速度短距离冲刺,以捕杀和它们大小差不多甚至更大的动物。它们四肢粗壮,脚上带有极富弹性的肉垫和能自由伸缩的利爪,便于捕捉和攫取牺牲者。强壮的颈,可以经得住由于头和牙齿的猛烈动作而引起的强烈振动。牙齿高度特化,只剩下刺戮和剪切两种功能,犬齿长而强大,上颌的第四个前臼齿和下颌的第一个臼齿发展成一对剪切状的“裂齿”,其他部位的牙齿则退化或消失。
在猫类动物的进化中,从距今约4 000多万年的始新世开始就存在着一种双分现象:一支发展成活跃的、行动敏捷的侵略者,这就是我们今天依然能够看到的猫、虎、狮、豹和猎豹等;另一支则发展成笨重的、行动迟缓的剑齿虎。剑齿虎的上犬齿要比虎的大得多。据研究,剑齿虎能把嘴巴张得很大,以利于巨大的犬齿发挥作用。剑齿虎在攻击猎取对象时,显然是利用强壮的颈部力量以及肩部和身体的重量投入一击,以使两把锋利的“宝剑”插入捕获物的体内。虽然剑齿虎可称得上是“王中之王”,但由于自身过于特化,当更新世结束时,终因赖以生存的大型动物的开始灭绝而走向灭亡。
现生的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奇动物,目前它们仅缩居在两个地区:一个是四川境内的横断山东缘,大约北纬28度至33度25分、东经102度至104度4分这个范围;另一个是秦岭南坡西段,大约是北纬33度32分至33度58分、东经107度25分至108度35分这个范围。但是距今大约200万年~1万年的更新世期间,它的足迹不仅遍布我国华南,甚至到达秦岭以北(在北京周口店可能也有大熊猫的遗迹),还出现在我国邻近的南亚地区。
从远古的食肉类祖先演变成今天专以竹子为食的物种,是大熊猫演化过程中最特别和最难弄清楚的问题。
近百年来,古生物学家在亚洲、主要是在中国发现了上百个大熊猫的化石地点,对这种动物200万年以来的演化历程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:无论是早更新世的大熊猫小种,还是中晚更新世的大熊猫巴氏亚种,除了体型不同外,它们与现生的大熊猫至少在头骨和牙齿的形态、结构方面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。那么200万年以前的大熊猫又是什么样子呢?现在还不得而知。上个世纪80年代初,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在云南禄丰找到了一些零星牙齿化石,从这些牙齿的咬面形态和结构看,它已具备了一些现生大熊猫的相应特征,古生物学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禄丰始猫熊,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大熊猫的祖先类型了。在这之前,在欧洲的匈牙利也发现过少量的“郊猫熊”牙齿化石,在时代上它比“始猫熊”晚,也是发现在褐煤层中。但因它没有“后代”,难以断定它就是现生大熊猫的祖先类型。始猫熊和郊猫熊都出自褐煤层中,可见它们是生活在沼泽地带,因此不可能以竹子为食。那么大熊猫从什么时候开始食竹?又为什么要改食竹子呢?这依然是个谜!
由于生存条件的恶化和自身繁殖力极低,现生的大熊猫已成为濒危物种。科学家们正在为它们营造合适的生存环境,并设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这个物种进行“克隆”,愿这个人见人爱的物种繁衍不衰、永远昌盛。